机械-我国药品包装亟待“洋化”

药品包装是我国医药行业中的1个薄弱环节,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,差距甚大。药品包装还没有引发大多数企业的足够重视,普遍存在基础较差、管理水平较低、产品技术含量低、发展速度缓慢等问题: 口服液、滴眼剂、输液用的塑料容器目前的生产能力还远远不能满足药品市场的需求。目前我国输液塑料包装的生产能力仅为输液总生产能力的5%,而且国内缺少权威性医用塑料输液包装材料标准。因此,国内艳伏输液剂的药品包装还是以玻璃瓶为主。玻璃瓶运输途中易碎及重复使用易造成对人类健康的危害,国际上1些发达国家已弃之不用,如日本已全部用塑料包装替换。 另外,目前药品包装国际上已采取比较先进的热收缩膜包装,这类包装强度高、透明度好、美观、防潮、防尘,而且本钱低廉。以药品10盒或10瓶1组的中盒包装为例,热收缩膜中盒包装本钱每个仅为0.03元至0.07元,而纸盒本钱每个要0.5元至2元新增违建的认定标准。 现在,国产药品片剂及胶囊很多都是瓶状包装,虽然能避光、防潮、抗氧化,但科技含量不高;对药包材性能要求更高的特种药品包装,需采取PVC硬片及PVC/PE复合硬片,制成吸塑泡罩包装拆迁谈判怎么合理,才能更有效地避免药品潮解霉变,延长药品的保质期。 整体上看,当前我国药品包装整体水平及包装质量、包材质量都明显低于国际水平,除1些合资企业和大型国有企业少量使用甲级料外,绝大部分企业药品包装仍在使用乙级料。产生这类现象的缘由主要是包装材料的升级跟不上,以微利为生的药包材企业对“投入”与“产出”缺少统筹考虑而至。 我国加入WTO的新情势,国外药品将大范围进入中国市场,届时关税下调,洋药价格因素的障碍会逐步破除。入世对我国药品及其包装行业来说,挑战与机遇并存。各类新药将不断出现,从而使我国的药品融入全球的竞争当中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,对包装质量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,改进药品包装势在必行。药品包装质量的优劣,不但关系着消费者的身体健康,而且在1定程度上会左右病人的用药心理。因此,科学包装能够带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。不过,凡事都有个度,在注意避免药品包装过于简陋的同时,也应避免产生药品包装寻求奢华的现象。“洋化”包装只是国际竞争中的手段之1。